近日,云南特有古树茶茶种质研究中心实验室科研带头人,同时也是云南普洱茶生茶感官品鉴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任刀娜老师带领团队深入布朗山老班章村和班章村,探寻少数民族与茶之间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探讨普洱茶口感风味差异的原因。这两个仅相隔40公里的村落所产的普洱茶,口感风味差别却十分显著。
据历史考证,布朗山老班章村属于布朗山山脉,公元1476年,爱伲人从临近的格朗和帕沙以及南糯山迁徙至此,慷慨的老曼娥布朗族先人将班章村周边的山林、田坝以及大树茶让给了爱伲人,形成了现在的班章老寨。
而如今的老班章村是从1943年开始,部分爱伲人从班章老寨(班章村)迁移到了现在的老班章村。班章老寨自从爱伲人在1968年全部迁出后就不再有村民居住。现在的班章老寨和班章村都密集分布着古濮人种下数百棵古茶树,造福着爱伲人的后代。
布朗山乡的班章村委会下辖五个自然村: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坝卡囡和巴卡竜,被称为“班章五寨”。其中老班章、新班章是哈伲族的分支爱伲人村寨,老曼峨是布朗族村寨,而余下的坝卡囡和巴卡竜则为拉祜族村寨。而其他四个寨子或多或少都和老班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寨子虽然生态环境、土壤等条件相似,但普洱茶的茶种却不尽相同。
通过对茶种驯化和繁衍过程的考察,我们发现老班章村和班章村的茶树种类丰富多样。
每一类茶树都代表着一种特殊风格的老班章群体种。老班章村所独有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当地特有的群体种,经过几百年的衍变,形成了多种不同性状的茶树。这些茶树的差异,造成了老班章的普洱茶口感独特,有苦茶和甜茶之分。